“悍妇”们的爱情指南

卡特收集的精怪集是关于爱情的,有时说性。95%左右的故事里,漂亮的女人,公主,和小女孩们,总会遇到、找到、骗到自己的王子。全世界的故事竟都是如此:因纽特人不吝惜对性器的描写,斯瓦希里人直接进入夫妻生活,西方传统则强调结合前的姻缘。

可是,精怪故事集为什么一定要诉说爱情?

其实原文就是关于“悍妇”的,这本书是1990年的《悍妇精怪故事集》和1992年《悍妇精怪故事集第二卷》的合集。有点让人纳闷的是,在卡特本人写的引言里,却没有对“悍妇”这个词进行定义性的说明。

我猜想,“悍妇”更多指的是一种宣战性的态度(虽然南京大学出版社的责编沈卫娟也许认为在书名里加入“悍妇”这个标签会影响销量)。卡特写道,“…根据欧洲的习俗,讲故事的人大多是典型的女性,比如英语和法语中的’鹅妈妈’,她是个坐在火炉边纺线的老太太…(3)”在卡特看来,老太太们讲述的故事,正说明着一个个“幸福的怨妇”用自己少有的家庭政治权限向后代传达“什么是她们所梦想的幸福生活”,换句话说,是“悍妇会做什么”。卡特为英语表达old wives’ tales(无稽之谈)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这些故事的政治价值而鸣不平。将精怪故事作为战场最明显的地方,莫过于卡特对亚美尼亚故事《丈夫如何让妻子戒除故事瘾》的吸收:“它显示了精怪故事能从多大程度上改变女人的欲望,而男人又多么惧怕这种改变,以致会想方设法阻止她获得欢愉,仿佛欢愉本身威胁到了他的权威(8)。”好在卡特提到了这只是欧洲的传统,因为据我所知,在非洲的故事传统中,有相当数量的故事讲述者是男性,甚至是专业的“诗人”。不过卡特心里想的终究是“悍妇”。

因为心里只想着“悍妇”,所以她眼里全世界的寓言故事也都应该只有“悍妇”,这并不是一种毛病或所谓局限性,而是一记攥紧拳头的反击。精怪故事里的家庭大多有一些功能性的缺失,丈夫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,父亲昏庸到想娶自己的女儿为妻,母亲疏忽到让孩子丧命。这些对于“家庭风险学”的记录也许和现实生活差得很远,但至少是一次次警钟。所以卡特在对自己收集的故事进行整理时,会把【勇敢、大胆、坚强】作为第一个大章节的标题。

所以整本书的编排,活脱脱的是一部“悍妇”养成记。第二章【聪明的妇人、足智多谋的姑娘和不惜一切的计谋】说的是聪明才智对于“悍妇”的重要性,也是整本书收录故事最多的一章;第三章【傻瓜】则取笑那些被盲目的爱所蒙蔽导致出丑甚至死亡的人们;第四章【好姑娘和她们的归宿】说的是好性格和忍耐也是必要的,但是在这本“悍妇”战书向的集子里,这章的内容是最少的;第五章【女巫】需要一些特别的想象力,对于英国人卡特来说,这章有一半的故事都来自中国;第六章【不幸的家庭】是很诡异的一章,诡异到没办法去总结,因为“悍妇”的家庭观可能是很多变的,常常无法用简单的好与坏来定义;第七章【道德故事】告诫“悍妇”们要坚决和不良嗜好做斗争。

从第八章开始,内容较之先前的章节有些重复,想必是原版《悍妇精怪故事集第二卷》的故事了。卡特本人没有来得及为《第二卷》写引言就去世了。马丽娜·华纳(我不知道是谁)写了关于卡特的评论后被出版商用作《第二卷》的引言(在这本合集里出现在后记的位置)。但是华纳也没有就这样的章节划分做任何评价:第八章【坚强的意志和卑劣的欺诈】,第九章【捣鬼——妖术与阴谋】,第十章【美丽的人们】,第十一章【母女】,第十二章【已婚妇人】,第十三章【有用的故事】。我有一个猜测,《第二卷》其实是写给第一卷的“悍妇”读者的,原因是——“悍妇”也有自己的世代。在第二卷的内容里,多了很多已婚妇人的章节,或是母女同时出现的“双主角”故事,还在最后的章节里加入了很多教育性质很强的“有用的故事”。借用第十三章【有用的故事】里《鸟妈妈和小鸟的寓言》这篇的笔记吧:“一个严肃且充满黑暗幽默的寓言故事,讲如何做准备,以应对生活中艰辛、残忍的一面…(577)”。“悍妇”也是要面对生活的。

特别感动于她本想写成《第二卷》序言的手稿里的、后来被华纳提到的四条笔记:

瓦尔特·本雅明1说:“每个真实的故事都包含了一些有用的东西。”
故事的非迷惑性
帕斯卡2说:“再贫穷的人死时也会留下些什么”
精怪故事——狡黠与兴高采烈

———-摘抄一篇我很喜欢的———-

足智多谋的妻子(印度部落)

一个女人爱情人爱得发狂,以至于把米缸里所有的米都给了他,自己只好用谷壳去填米缸,好不让丈夫发现。日子一天天过去,播种的时候到了,女人知道再也瞒不过丈夫了。

一天丈夫去池塘边的田里耕地。第二天早晨,妻子早早去了池塘,脱光衣服,用淤泥抹遍全身。她坐在草丛里等丈夫来。丈夫一出现,她就猛地站起来,高声喝道:“我要把你的两头小公牛拿走。如果你还需要它们,也可以把你家米缸里所有的谷子给我,我会用谷壳填满米缸——但是这两样我必须得到一样,因为我饿得很。”

男人立刻说,女神——他还以为她是女神——应该取走谷子,因为他知道要是没了这两头牛,他就一无所有了。“很好,”妻子说,“现在回家去吧,你会看到我把谷子取走了,但是已经用谷壳填满了米缸。”这么说着,她就消失在池塘里。

男人跑回家,发现谷子确实不见了,米缸里装满了谷壳。他的妻子飞快地洗好澡,换好衣服,路过水井,回了家,炫耀地向别的女人说起了这个故事。

  1. 瓦尔特·本雅明(1892-1940),德国哲学家、评论家,《摄影小史+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》 []
  2. 布莱兹·帕斯卡(1623-1662),法国哲学家、物理学家,最有名的是《思想录》 []
 

ynshen